四川省骨科医院黄牛号贩子挂号电话文博日历丨晋代小编:找错字,我们是认真的
黄牛号贩子跑腿代挂号(a19529951159)微信需要挂号联系客服(a19529951159)各大医院服务项目!专家挂号,办理住院加快.检查加快,产科建档,指名医生挂号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广州,各大医院代挂号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每本书的背后除了作者
还有默默无闻、认真校对的编辑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位晋代的校书小编
青瓷对书俑
01
他俩相对而坐
好像要吵起来了
又到上班的时候了
这两位小伙来到自己的工位
工位本就不大
如今被塞得满满当当:
席子正中是一个书案
案的一端有一个书箱
书案上有一件长方形的砚台
四叉的笔架上还放有毛笔
正等待随时被取用
再看这两位小伙,相对跽坐
左边这位拿着笔和竹简
正在书写着什么
右边这位手上拿着板子
上面放着简册
嘴里似在念念有词
两个人挨得这么近
好像正在争执,要吵起来了
02
没有吵架
他们是认真校对的小编
其实,他俩并没有吵架
而是在认真地进行校对工作
古代,校对被称作雠(chóu)校
如果是一个人
一边读书一边校对,称为“校”
如果是两个人
一人持本,另一人读书
则称为“雠”(chóu)
二人搭档校对的时候,不容有错
要将彼此视为“冤家”,互不相容
所以“雠”就有了“仇”的意思
另外,每校出一个错字
如同俘虏一个“敌人”
也表明了古人对雠校的重视
具体到这两位校对小编身上
右边这位负责念书稿
左边这位一旦发现错误
便用刮刀将简牍上的字刮掉
再重新书写
青瓷对书俑是对“雠”的真实写照
而书案上和两人手中捧持的文房用具
为我们再现了“校对吏”校对的场景
03
校对的历史,比你想象中悠久
在青瓷对书俑“生活”的西晋以前
文献大多抄写在简牍或者布帛上
且不说抄写时不免有
漏字、错字或添字(衍字)
即便一字不差
写在简牍上,屡经翻读,时间一长
则简有断折,册有断编
造成断简、缺简、错简
文句不连,前后失序
因此,整理古籍、校勘文字
就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
历朝历代还设置相应的机构
负责这项工作
需要挂号联系客服 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天津西安医院黄牛号贩子跑腿代挂号